養殖日誌

2023 May 16

百萬蝦苗-放苗囉!

嗨!漁仁的朋友,您們好:

濕冷的東北季風隨著春天到來,逐漸減弱,仍不時叨擾著靠海的成功,陰雨綿綿,放蝦苗的今天也不例外。

(▲今日天氣陰,養蝦 – 宜、餵蝦 – 宜、放苗 – 宜、日光浴 – 不宜)

(▲早晨6點,前些日子近的蝦苗第一餐)

(▲為今天要放苗的池添加益生菌)

「經過把關的蝦苗」
拜育苗前輩們的努力,讓蝦苗可以人工繁殖,透過技術從種蝦性成熟、交配、產卵到孵化成蝦苗。如果沒有這些育苗技術,小編可能要到海底四處打撈蝦苗(目前鰻苗仍然無法商業繁殖,仍以人工捕撈為主)
養殖環境瞬息萬變,健康的蝦苗不一定能順利成大蝦;但不健康的蝦苗一定沒辦法長大,甚至會影響整個養殖場。因此選擇健康的蝦苗就顯得非常重要!
漁仁的蝦苗選用國內外優質苗場,蝦苗經過檢驗,不帶有特殊病原菌或染疫。
這次的蝦苗是從國外進口,當天上午搭飛機,下午抵達桃園機場,清關後就直接專車送到台東,抵達的時間大約是晚間九點左右。


「漁人日常」
距離蝦苗到港還有一段時間,漁人們可沒翹著腳、打瞌睡到晚上呢!
平時六點上工,餵著前些日子進的蝦苗、替池子補充益生菌、為新的池水消毒、檢測水質等例行公事(更多細節下回再跟大家分享吧!)忙碌一會,看了看時間,吃過晚餐後,大夥開始晚些時間進蝦苗的工作分配。

「蝦苗分工」
因為蝦苗長時間運輸,擠在小小的袋子裡,水質會持續惡化,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將蝦苗調整好狀態放進池子,蝦苗工作分配顯得非常重要!
其中包含了「搬運蝦苗」、「檢查蝦苗狀態及檢驗蝦苗袋水質」、「數蝦苗」、「對水」、「池中放苗」等工作。

「檢查蝦苗狀態及檢驗蝦苗袋水質」
因為長時間運輸,低溫情況下可以降低蝦苗代謝以及活動力,提高蝦苗運送過程的存活率,因此蝦苗袋幾乎都是存放在保麗龍箱,搭配保冷結冰水或吸附苗袋中有害物質的活性碳。
蝦苗專車抵達後,除了清點箱數是否正確外,接著就要跟時間賽跑了!手刀拆開所有保麗龍箱、逐一檢查每包蝦苗包裝完整性,沒有破損;若有破損或整袋蝦苗死亡,必須在一小時內向苗廠回報,才可以獲得相對應賠償。
取蝦苗袋水跟池水溫度、酸鹼進行比較,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以利後續「對水」讓蝦苗可以快速適應池水環境。

「數蝦苗」
選個舒適的椅子,開始數蝦苗。精確地計數不僅可以知道蝦苗數量是否正確,還可以協助漁人評估蝦苗成長時的健康狀態及餵食量,最重要的是預估未來產量,有多少蝦能到大家的餐桌上。
隨機挑選2袋蝦苗,每袋裡頭約有3000隻蝦苗,每隻苗大概不到1公分,實在是眼力大考驗。

「對水」
因為苗袋水溫較低,蝦苗剛開袋時,大多會沉在底部,活動力比較差不太移動。漁人會先將一定數量的蝦苗混合在保麗龍箱內,依水質檢驗的差異高低,少量多次加入池水,漸漸地讓蝦苗適應池水的環境,等蝦苗恢復活動力,聚集在保麗龍四周,或是水中四處游動時,代表可以準備放苗囉!

「池中放苗」
會需要帶著可愛的蝦苗,下水,為了確保蝦苗均勻分散在池子,漁人會以滑步的方式滑到池子中間(搭配入夜冷風吹來,陣陣涼意。
接著手持養殖專用白杓子及調整保麗龍箱,稍稍讓其傾斜,讓蝦苗排好路隊。先舀一勺苗,游入池,確認蝦苗適應良好,剩餘的蝦苗就可以緩緩游進池子;蝦苗若有不適,也能第一時間反應,重新對水。

時間差不多到晚間11點,數苗的眼睛早就花了、下水玩的早全身濕透、搬箱苦力腰也挺不直了,隨著最後一箱蝦苗下水,大夥相視一笑,這次任務總算順利完成!梳洗好,完成放苗紙本紀錄,指針也走到了12。是時候可以休息,我們下次見!

新段落

2023 Nov 17
台灣人對蝦子情有獨鍾,市場上提供各式各樣的活體蝦和冷凍蝦,除了大小不一,規格也可以區分成「國際規格」和「台灣規格」兩種。在眾多的選擇中,該如何找到價格合理且尺寸最符合期待的蝦子呢?
「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是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在書中描述威士忌經過長時間淬鍊後,才能成就風味所寫的美妙文字。如果他吃過漁仁蝦想必也會有這種感覺吧!
2023 Oct 26
「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是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在書中描述威士忌經過長時間淬鍊後,才能成就風味所寫的美妙文字。如果他吃過漁仁蝦想必也會有這種感覺吧!
在水產養殖業,常見的養殖池多是類似農田的「軟底泥土池」。相比之下,「硬底水泥池」在水產養殖業中相對稀少。這主要是因為建造硬底水泥池的成本相對較高,一開始就要投入大量費用。首先是挖地、鋪水泥的成本,接著
2023 Jul 28
在水產養殖業,常見的養殖池多是類似農田的「軟底泥土池」。相比之下,「硬底水泥池」在水產養殖業中相對稀少。這主要是因為建造硬底水泥池的成本相對較高,一開始就要投入大量費用。
2023 May 29
日常是你我再熟悉不過的事;但你我的日常,一定各自精采全然不同。不過,仍然有相似之處,就是都有開啟新一天的開關或儀式感。有些人可能鬧鐘聲、早起運動、吃早餐、喝杯咖啡、搭上第一班車,或是像小編一樣,按掉鬧鐘,驚醒後,衝進公司,最後一刻打卡(絕對有精神呢!)
2023 Apr 18
小編到東部不論出差或是旅遊,看到遠方或黃或紅的晚霞,才驚覺一天又結束了。在東海岸,日落時間比較早,因為高聳中央山脈的關係,太陽早早就下山了(可以更早休息?) 相信大部分的從業人員,應該已經結束一天的工作,打卡下班,跟著家人一同吃著晚餐準備休息了吧!有時候的漁仁也是如此,餵完飼料、巡完場子,準備休息;不過,不是在接下來幾週放苗的日子,放苗的夜大多會忙到晚上11-12點;春寒料峭的三四月,那時的海風特別強、池水又特別冷,大夥特別有精神呢(笑)。
2023 Mar 9
前幾天從漁老闆得知,下週可能要去東部出差支援「放苗計畫」,小編要去當一日漁人拉!(其實要去當兩日漁人)放苗計畫其實就是放小蝦苗到池子中。實際放苗計畫怎麼進行,小編也是霧傻傻,待小編幫體驗完冰冷池水再上來跟大家好好報告。Stay tune!
2023 Feb 28
漁仁從2018年草創至今,已經在大家的餐桌上出現超過四個年頭(當然是指好吃的蝦蝦,大家別擔心!)。感謝大家過去的支持,挺過疫情;未來漁仁會繼續養出好吃的蝦蝦,提供優質的海鮮,大家可以準備敲碗等待!話說了這麼多,差點就忘了這是養殖日誌,大夥是想看實際養殖的情況如何如何。相信很多朋友都沒實際到過漁仁位在台東成功的白蝦養殖基地話不多說,咻~